第四十章 扶持特殊類型地區發展
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困難地區的支持力度,實施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推動經濟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
第一節 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
完善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支持政策,大力推動贛閩粵原中央蘇區、陜甘寧、大別山、左右江、川陜等重點貧困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積極支持沂蒙、湘鄂贛、太行、海陸豐等欠發達革命老區加快發展。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大生態建設和保護力度。著力培育特色農林業等對群眾增收帶動性強的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積極有序推進能源資源開發。加快推進革命老區勞動力轉移就業。
第二節 推動民族地區健康發展
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加大財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支持民族地區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加強跨省區對口支援和對口幫扶工作。加大對西藏和四省藏區支持力度。支持新疆南疆四地州加快發展。促進少數民族事業發展,大力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支持民族特需商品生產發展,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創建活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第三節 推進邊疆地區開發開放
推進邊境城市和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建設。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對外骨干通道。推進新疆建成向西開放的重要窗口、西藏建成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通道、云南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廣西建成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支持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建成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區域合作的中心樞紐。加快建設面向東北亞的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大力推進興邊富民行動,加大邊民扶持力度。
第四節 促進困難地區轉型發展
加強政策支持,促進資源枯竭、產業衰退、生態嚴重退化等困難地區發展接續替代產業,促進資源型地區轉型創新,形成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新格局。全面推進老工業區、獨立工礦區、采煤沉陷區改造轉型。支持產業衰退的老工業城市加快轉型,健全過剩產能行業集中地區過剩產能退出機制。加大生態嚴重退化地區修復治理力度,有序推進生態移民。加快國有林場和林區改革,基本完成重點國有林區深山遠山林業職工搬遷和國有林場撤并整合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