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推動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提升縣域經濟支撐輻射能力,促進公共資源在城鄉間均衡配置,拓展農村廣闊發展空間,形成城鄉共同發展新格局。
第一節 發展特色縣域經濟
培育發展充滿活力、特色化、專業化的縣域經濟,提升承接城市功能轉移和輻射帶動鄉村發展能力。依托優勢資源,促進農產品精深加工、農村服務業及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積極探索承接產業轉移新模式,融入區域性產業鏈和生產網絡。引導農村二三產業向縣城、重點鄉鎮及產業園區集中。擴大縣域發展自主權,提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水平。
第二節 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推進農村改革和制度創新,增強集體經濟組織服務功能,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茖W規劃村鎮建設、農田保護、村落分布、生態涵養等空間布局。加快農村寬帶、公路、危房、飲水、照明、環衛、消防等設施改造。開展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農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8%。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和教師工作生活條件,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加強和改善農村社會治理,完善農村治安防控體系,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深入開展“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培育文明鄉風、優良家風、新鄉賢文化。開展農村不良風氣專項治理,整治農村非法宗教活動等突出問題。開展生態文明示范村鎮建設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加大傳統村落和民居、民族特色村鎮保護力度,傳承鄉村文明,建設田園牧歌、秀山麗水、和諧幸福的美麗宜居鄉村。
第三節 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統籌規劃城鄉基礎設施網絡,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促進水電路氣信等基礎設施城鄉聯網、生態環保設施城鄉統一布局建設。把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和接納農業轉移人口較多的城鎮,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并軌、標準統一。
第九篇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