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語丨習近平為何強調“堅持正確二戰史觀”? |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今年5月,習近平主席應邀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報》發表題為《以史為鑒 共創未來》的署名文章中指出:“我們要堅持正確二......[更多詳細] |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任光:硝煙中屹立的“民族號手” |
梧桐掩映的上海市衡山路811號——《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紀念館(百代小樓)內,回蕩著慷慨激昂的抗戰歌曲。參觀者肅立瞻仰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左翼音樂工作者的一組肖像照,其中一張為抗日英烈、音樂家任光的遺照。任光,浙江嵊縣(今嵊州市)人,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學......[更多詳細] |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回望星火燎原處 南梁奔向振興路 |
“看山水輪流轉日久方長,隨朝流趕時代民富國強……”在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南梁鎮,窯洞里傳出莊稼漢悠揚的彈唱腔。走近一看,一名農民懷抱三弦,自彈自唱南梁說唱《新農村變化》。歌聲在山間回蕩,向遠道而來的游客講述這里90余年光陰的滄桑變化。盛夏的南梁鎮荔園堡村,田野間......[更多詳細] |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佟麟閣:一腔熱血薦軒轅 |
在北京市西城區佟麟閣路北口,一尊懷表雕塑靜靜矗立。它以鑄銅為主要材料,頂部雕刻兩尊麒麟。懷表上的時間,定格在抗日英雄佟麟閣將軍為國捐軀那一刻(1937年7月28日下午2點30分),以紀念這位全民族抗戰爆發后殉國的首位高級將領。佟麟閣1892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高陽縣一戶農民家庭。八國聯......[更多詳細] |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鄧永耀:身先士卒抗日寇 危難時刻顯擔當 |
“努力學習共產主義,創造社會主義,世界責任在我肩……”在湖南省茶陵縣列寧學校,保存著一份抗日英雄鄧永耀為這所學校的前身——茶陵縣立列寧高級小學所作的校歌。這首歌是他為青少年所作,時至今日,仍然閃耀著理想的光輝。1912年1月24日,鄧永耀出生于湖南省茶陵縣......[更多詳細] |
|
|
|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此刻,站在你們戰斗過的地方 |
敬愛的先輩:展信安!我是周高東,來自漢濱區早陽鎮早陽村,在這陽光普照大地的2025年,執筆給您寫信,似乎能跨越時間,瞧見您那堅毅的臉龐。此刻,我站在早陽鎮紅軍渡舊址,這里早已不是當年戰火紛飛的模樣。曾經的渡口,河水依舊靜靜流淌,卻沒了戰爭的喧囂。岸邊的石頭,見證過先輩們奮勇......[更多詳細] |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羅錦文:鞠躬盡瘁的戰地青年醫生 |
羅錦文(1914年—1939年)乳名長根,陜西省洛南縣人。1931年秋,羅錦文考入洛南縣初級中學。其時正值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淪陷。日本侵略者的燒殺搶掠、國民黨反動派的腐敗無能,引起了羅錦文的強烈不滿,他決心尋求救國救民的正確道路。1932年秋,羅錦文考入西安廣仁醫院高級護士學校,......[更多詳細] |
|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我們都是您的后繼者 |
尊敬的王范堂先輩:展信安!此刻是2025年的夏夜,窗外霓虹閃爍,空調的涼風拂過書頁,我正靜坐翻閱著您的生平故事。案頭那枚復刻的臺兒莊戰役紀念章,邊緣已被摩挲得發亮——這是石泉博物館組織尋訪抗戰印跡時,一位老兵后代贈予我的物件。他說,這上面的每一道紋路,都藏著像您一......[更多詳細] |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致戰火中的脊梁 |
親愛的先輩:展信安!此刻,我坐在灑滿陽光的窗前,提筆寫下這封或許無法寄達的信箋。筆尖流淌的,是對在那個在戰火紛飛、山河破碎的年代里,依然挺起不屈脊梁、為家國奮勇抗敵的您最深沉的敬意與思念。1937年,盧溝橋的槍聲撕裂了華北的夜空,也驚醒了沉睡已久的民族魂。那聲巨響,是否也點......[更多詳細] |
|
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幸福安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
為響應農業合作化運動,同時解決城市青年就業壓力問題,1968年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熱潮。1968年5月2日,中央安置城市下鄉知識青年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國務院呈送《關于1968年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請示報告》,“上山下鄉為主,安置城鎮知識青年”的決定出臺。12月22日,《......[更多詳細] |
|
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幸福安康|安康的三線建設 |
安康地區的三線建設主要是圍繞襄渝鐵路、陽安鐵路的修建及電力、通信等地方基礎設施而展開的,包括兩條鐵路及配套的安旬、旬白、恒紫、鎮旬等公路建設工程,石泉、安康水電站的建設工程,一些醫院、工廠的遷建及新組建的企事業單位,一些軍工及涉及軍工的企事業單位的遷建及新組建等。安康地......[更多詳細] |
|
歷史的回響 和平的宣誓——中國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 |
這是7月7日拍攝的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題:歷史的回響 和平的宣誓——中國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新華社記者褚萌萌、羅鑫、李建華7月7日,北京西南郊,陽光普照。盧溝橋畔,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莊嚴肅穆。紀念全民......[更多詳細] |
|
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幸福安康|抗美援朝特等功臣彭富禮 |
彭富禮,1923年9月出生于紫陽縣雙橋鎮解放村,1949年7月參加革命,中共黨員。入朝作戰時,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六十軍第一八一師五四一團一營二連二班副班長。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后,連續發動了三次戰役,在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下,將“聯合國軍”由鴨綠江邊擊退至三七線附近。“聯合國軍”為挽回......[更多詳細] |
|
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幸福安康|安康支援抗美援朝運動 |
安康支援抗美援朝始于1950年6月發起的和平簽名運動。在中共安康地委的領導下,安康人民開展了和平簽名運動,建立抗美援朝專職工作機構。結合反霸減租運動的開展,地委及時普及抗美援朝的宣傳教育,向群眾宣傳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使群眾認識到地主、惡霸、國民黨和美帝都是勞苦大眾的敵人。......[更多詳細] |
|
大別山下,紅色基因代代傳(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一場雨過后,大別山間,蒼翠如洗。走進位于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的大別山烈士陵園,沿著臺階拾級而上,朱德同志親筆題詞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巍然矗立。“碑高13.5米,象征著大別山為革命犧牲的13.5萬名在冊烈士;碑座四周豎立著38根大理石立柱,是對岳西為國捐軀的3.8萬英雄兒女的紀念......[更多詳細] |
|
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幸福安康|新中國成立后安康文教衛事業的發展 |
新中國成立前,安康僅存中學4所,學生537人,教職工43人;中等學校2所;小學418所,學生2萬人,教職工895人。新中國成立后,安康專署針對全區教育實際狀況,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工作規定要求,酌情合并一部分學校,逐步改革教育內容。經過3年的清理、恢復、整頓和改造,小學教育在恢復中有了較大......[更多詳細] |
|
|
|
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幸福安康|中共安康地方首次代表會議 |
為了推進土改、“三反運動”、整黨和地方建政工作,宣傳土改政策,指導實踐操作,制定適合安康區情的土改計劃和措施,需要通過召開黨的代表會議來進行研究部署。這時中共安康地委黨的地方機構和組織已經基本建立,各縣區及軍分區已經建立起黨委和黨組,社會秩序基本穩定,全區黨員人數已經超......[更多詳細] |
|
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幸福安康|人民民主政權在安康的建立 |
為了實現對安康地區解放后政權的順利接管,加強基礎政權建設,推進安康地區解放進程,1949年3月9日,中共陜南區委會召開常委會議,討論建立中共安康地委,并提出了地委、專署和軍分區主要領導成員的配備意見,上報中共中央中原局。5月12日,經中原局批準,中共安康地委、安康分區專員公署相繼......[更多詳細] |
|
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幸福安康|革命烈士李兆眾 |
李兆眾(1916-1941),男,化名馮宇、個子,1916年出生于旬陽縣城,1936年春于旬陽簡易師范肄業。1937年初,李兆眾參加安康興安師范附設“義務教師”訓練班學習,年底結業回到家鄉,在城北甘嶺鄉間小學任教。1938年下半年在旬陽縣城河街開辦閱報室和夜校班,擔任教師,后轉縣城東門小學任教。......[更多詳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