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汪玉梅
初春時節,位于紫陽縣雙安鎮三元村油菜產業基地的油菜花競相綻放,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青年育種專家、三元村第一書記韋世豪正在指導村民們對制種油菜進行去雜去劣、病害防治,保障今年制種油菜增收增產。
看著長勢整齊一致,生長健壯的一株株油菜,三元村五組村民錢忠林笑著說:“自從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包聯我們村之后,指導我們發展制種油菜,又是送種子送肥料,又是給我們培訓技術。去年我種了2畝,收了600多斤的菜籽,比我以前種的品種產量高了許多,所以今年又種了4畝。”
早在2019年,雙安鎮與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就有了發展油菜產業的規劃,經過幾輪的調研和商討,最終決定以“農戶種植+技術服務+訂單收購”的模式在三元村推廣制種油菜種植。推廣初期,部分農戶有抵觸情緒,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向村民做了大量思想工作,經過近兩年的種植,村民看到了實際收益,都主動改種制種油菜,預計今年全村種植油菜面積將達500畝。在油菜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雙安鎮也在積極規劃,準備依托“541”經濟帶建設,發展“花海經濟”,通過農旅融合模式輻射帶動村民增收。
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李有利說:“我們將充分發揮科研單位的科技優勢,結合自身專業特長,在三元村持續開展油菜產業技術研究,將在品種選育、雜交制種、油菜多功能利用、富硒菜薹種植,新品種示范與推廣等方面開展工作。2023年,研究中心計劃為三元村投入產業幫扶資金7萬元,不斷加大油菜產業扶持力度,助推油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自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包聯雙安鎮三元村以來,充分發揮科研單位優勢,秉持技術幫扶的工作思路,發動農戶開展制種油菜訂單式種植,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并以超出市場價1倍價格回收商品菜籽。全村種植制種油菜300畝,新增產值54萬元,帶動農戶38戶,新增收益24萬元,進一步鞏固拓展了脫貧攻堅成果,拓展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下一步,雙安鎮與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將繼續發揮支部聯建引領作用,堅持“黨支部+科研單位+農民”的發展模式,圍繞三元村主導產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