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吳巧
普法講師團穿梭于大街小巷,普法短視頻刷屏居民朋友圈,法治文化公園里孩子們在互動游戲中學習《民法典》……“八五”普法以來,石泉縣委依法治縣辦立足本地特色,創新打造“石小泉”普法品牌,將秦巴山水文化與法治精神深度融合,推動法治清泉浸潤百姓生活。
“石小泉”創意源于石泉“城南石隙多泉、徑流不息”的歷史底蘊。其淺藍色水滴造型寓意“法平如水”,手持盾牌象征法律守護。在原有“菜單式”普法講師團基礎上,精選113名骨干成員,賦予其“石小泉”全新身份標識與使命擔當。創新推出“群眾點單-講師接單-效果評單”的閉環服務模式,根據對象需求精準定制普法“菜單”,將品牌“法平如水”“守護民生”的核心價值轉化為精準、生動的普法實踐,實現“品牌賦能隊伍,隊伍踐行品牌”的雙向融合。
“過去聽法條老想打瞌睡,現在想聽啥就給我們講啥,越聽越來勁!”后柳鎮中壩村村民王大爺的感慨,道出了普法的實效轉變。
今年以來,“石小泉”團隊已開展普法講座85場次,解答法律咨詢200余次,成功打通普法惠民“最后一公里”,讓法治力量在基層生根發芽。
為適應數字時代新需求,“石小泉”積極開拓線上陣地,打造了短視頻劇場、互動小程序、云端競技場三大平臺。
“石小泉說法”微信視頻號聚焦民間借貸、防詐等熱點,推出《物業費該不該交》《你家門口不是“雜物間”》等情景短劇,累計播放量破3萬,其中《民法典街采》系列視頻引發群眾廣泛熱議。“法潤石泉”作為移動學法平臺,以“石小泉”IP為引導,設置“法潤民心”和“法潤童心”兩大板塊,讓用戶只需指尖輕點,即可一鍵檢索所需法規、隨時觀看定制化普法視頻,享受高效便捷的掌上法治服務。依托“全民學法”小程序常態化舉辦有獎競答挑戰賽,并引入智能自助答題一體機。用戶掃碼答題即可自助兌換“石小泉”毛絨玩具、鑰匙扣、帆布袋等普法文創獎品。活動累計派發獎品1500余份,吸引超2萬人次參與,成為精準普法的線上新陣地。
在此基礎上,石泉縣將法治元素深度融入城市空間,在珍珠兒童廣場精心打造了未成年人法治文化公園。公園內,“石小泉”實體IP形象成為熱門打卡點。新增的轉轉看互動裝置、智勇大闖關、交通廣播語音站和跳格子游戲等互動設施,巧妙融入法律知識,使公園升級為集休閑、娛樂、學習于一體的戶外法治文化園地。如今,這個誕生于秦巴山區的普法品牌,已如清泉般悄然融入群眾日常生活,正以“潤物細無聲”的力量,書寫著法治為民的“石泉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