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琳)11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交大一附院”)精準扶貧大型義診活動,在平利縣西河鎮三合村舉行,此次活動共有15個不同科室的19位專家為村民義診,并帶來了大量的藥品,為村民送來健康的同時,也帶來了溫暖,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了大型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
三合村位于平利縣西河鎮西端,距離平利縣城40公里,是省級貧困村,全村共有六個村民小組,451戶1172人,在冊貧困戶171戶460人。該村地處秦巴山深處,山大溝深,村民出行十分不便,有點頭疼腦熱基本靠自己硬抗,很少去醫院就診,及時就醫也意識不強。
義診現場,不少村民早早趕到社區服務中心的廣場上等候。76歲的貧困戶段遠秀老人為了趕上此次義診活動,她早上八點就從家里出發,走了近兩個小時才來到義診現場。“當知道交大一附院要來三合村義診我就決定要來早一點排隊,讓專家看看腰疼是怎么回事。”提起交大一附院,段遠秀直豎大拇指,“一附院對我們村的幫助太大了,工作隊常年駐村,我們經常見面,沒有一附院的真情幫扶,就沒有我們村現在的樣子。”她自豪地說道。
由于對慢性病缺乏足夠的重視和科學的監管,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在村民中較為高發。“醫療資源的稀缺與群眾自我保健意識的不強使得村民患病了沒有及時的治療,后期用藥也沒有跟上。”血管外科的副教授楊林對幾位患有高血壓的村民反復叮囑,一定要按時服藥注意血壓監控,并將自己的聯系方式留給了患者以便他們日后咨詢。
此次義診活動現場的大部分患者都是留守老人,每個人的身體都有各種不適及慢性疾病,甚至有一些重癥,都沒有得到規范檢查及治療,由于地處偏遠,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遠門,“看病難”、“看病貴”是整個村子面臨的問題。“這次義診活動我們幾乎整個村子的人都出動了,大家伙都很珍惜專家來看病的機會,紛紛前來,我們這里出去一次太難了,專家親自上門這樣的事情一定要趕上。”37歲的貧困戶張遠林也來到了義診現場,現在的他已經可以自己操控輪椅正常行走,并且在交大一附院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加入了電商,下一步將全面推廣當地特產和特色手工藝品,力爭早日脫貧奔小康。
“在中國基層有太多患者需要專業的醫療幫助和指導,我們交大一附院有責任盡所能去幫助他們,為大多數人謀福祉,提供服務,帶去健康,支持貧困地區醫療衛生事業、解除群眾痛苦,以健康扶貧助力精準脫貧。”“蒲公英”醫療志愿服務隊領隊、一附院團委書記陳陽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