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通訊員 張昊)日前,在西安開展的第九屆中國西安國際茶葉博覽會暨中國絲綢之路茶葉文化節,緩緩落下帷幕。嵐皋縣在會上展示的“南宮山富硒茶”備受人們關注,這也是該產品繼第十九屆西洽會和絲博會后再次閃耀古城西安。
嵐皋的富硒茶翻秦嶺、跨黃河走進省會和首都早已不是稀罕事了。在安康這個“貢茶”林立的城市,盎長的歷史是禁不起追溯的,茶馬古道、明清茶園比比皆是……
嵐皋茶產業發展到今天,種植總面積已達到5.5萬畝,年產茶1600噸,產值達3億元,實現茶葉綜合收入4.2億元,且嵐皋是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首批公布的無公害茶葉基地縣,境內生產的“南宮山富硒茶”遠銷國內外。不得不說,富硒茶已然成為了嵐皋富民增收的支柱產業。說富硒產業,不得不說茶,似乎茶就是富硒產業的形象代言。但是如果單就富硒茶來說嵐皋富硒產業就未免有些單薄。
衛生部微量元素與地方病重點實驗室的專家對嵐皋的土壤、水、農作物硒含量進行了多次抽檢,一致認為嵐皋就是處在富硒帶上,甚至在嵐皋縣佐龍鎮的蠟燭山、灌溝口發現了裸露地表的硒礦。專家稱,這是上天賦予嵐皋人民的優勢資源,這里是發展富硒養殖種植的最佳地帶。
得知專家們在蠟燭山下發現了硒礦石,嵐皋縣龍安茶園老板李峰非常激動。李峰抓住這一機遇迅速申請采礦權,投資500多萬元建設了占地5畝的富硒肥廠,生產樣品、反復對比試驗、試運行、推廣,一氣呵成。2014年,李峰的富硒肥廠開始批量生產,嵐皋生產的富硒有機肥在縣內外全面鋪開。
在富硒帶上撒播富硒肥,種的、養的,又有什么不是富硒的?“點物為硒”的傳奇正在嵐皋上演。
富硒魔芋系列食品的問世和風靡,無疑于又是對嵐皋富硒產業蓬勃發展的另一個寫照。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嵐皋開始起步種植富硒魔芋,經過長期的探索實踐,以林下種植的方法,成功攻克了魔芋軟腐病。發展到今天,嵐皋全縣富硒魔芋種植面積超10萬畝,先后引進了明富魔芋、康森農業、名揚富硒等6家富硒魔芋系列食品生產企業,企業以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式生產富硒魔芋食品,遠銷海內外。同時帶動了群眾人均增收5000元,實現財政稅收5000萬元。
2013年8月,總投資6000萬元的南宮山泉水項目在嵐皋上馬。2013年10月,年產30萬噸富硒山泉水廠及陜西硒寶產業園項目落戶嵐皋,首個項目投資2.3億元。屆時以富硒山泉水廠、富硒溫泉度假酒店、富硒養生度假村、富硒商業街、富硒文化石創意中心、富硒寶中心、中國富硒第一鎮等項目為主的全國天然富硒產品集散地和富硒養生度假目的地將逐個面世。
2014年年底,全國第一家由衛生部直接設立的“富硒畜牧養殖科研基地”——嵐皋縣升高畜牧養殖有限公司成立。
富硒茶、富硒魔芋、富硒畜牧、富硒山泉水、富硒山野菜、富硒養魚等富硒產業項目相繼投產,嵐皋這座名副其實的“硒城”正在富硒產業這條道路上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