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馬洪玉 但漢寧 羅杰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黨的十八大以來,嵐皋縣始終把就業作為“六穩”“六保”首要任務,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統籌推進崗位開發、供需對接、創業扶持、技能培訓,多渠道創造就業崗位,拓展就業空間,筑牢民生底線。
走進安康科貝爾玩具有限公司佐龍鎮興龍分廠的生產車間,40余名工人正認真地縫制毛絨玩具。今年43歲的佐龍鎮興龍小區居民唐仁珍早晨把孩子送到學校后,就來到小區內的毛絨玩具生產車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唐仁珍說,自己是1999年通過移民搬遷來到這個小區的,在小區毛絨玩具企業上班,不僅離家近也方便照顧小孩上學,每月工資能拿到3000多元。
為了讓搬遷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嵐皋縣始終堅持把培育和發展以毛絨玩具文創產業為主的新社區工廠,作為促進搬遷群眾就業增收的重要舉措。通過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完善廠房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為企業提供“店小二”服務,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企業達產達效、做大做強。
“自2018年建廠以來,企業享受了房租水電全免,新入職的員工享受了穩崗補貼,這些政策使我們能夠在嵐皋扎穩腳跟,目前企業運行良好,訂單充足,在帶動就業這方面我們信心十足。”安康科貝爾玩具有限公司興龍分廠負責人吳細愷說。
截至目前,嵐皋縣共引進和培育安康蘇陜誠銘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康科貝爾玩具有限公司、嵐皋富嵐工藝品有限公司等73個新社區工廠,帶動就業2223人。
與此同時,在嵐皋縣巴人就業創業培訓學校的修腳師培訓班,近20名學員正在系統學習按摩、修腳、采耳等技能。家住官元鎮古家村的村民劉志柳介紹說,以前由于沒有技術,家庭經濟收入主要靠在家務農和在周邊打零工。得知縣上招收學員免費開展技能培訓,他就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學習。
“我們在這兒培訓不僅不用給老師錢,還包吃包住包教會包就業。我打算把技術學會后到江蘇、北京去上班,這些地方工資高。”培訓學員劉志柳對新生活充滿了期待。
據了解,嵐皋縣巴人就業創業培訓學校成立于2018年1月,學校通過現場實地教學、課堂理論講解、模擬實操輔導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訂單式”“菜單式”“點單式”的職業技能培訓,有效保障各類勞動力創業有方法、就業有技能、干事有激情。
“我們學校以政府扶持、校企合作的方式,通過訂單培訓定向輸出,將學員帶到江蘇地區就業。今年以來,修腳師、按摩師、采耳師、頭療師培訓班總計13期,共培訓350人,就業率達60%以上。”嵐皋縣巴人就業創業培訓學校負責人郭清介紹道。
通過整合各類培訓資源,嵐皋縣建立了統一備案、開班、發證、鑒定、就業的“五統一”制度,推行“招生、培訓、就業”三個一體化的培訓體系。今年以來,全縣開展各類技能培訓111期3546人、創業培訓73人,培訓就業率達50%以上。
嵐皋縣始終把創業就業工作擺在首要位置,以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群體為重點,嚴格落實創業就業政策,千方百計創造就業崗位,擴大就業總量。全縣建成綜合創業創新園1個,培育新社區工廠73家;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87億元,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5.75萬人;城鎮新增就業13395人,失業人員再就業4755人,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2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