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馮友松)引人才、興產業。2月27日,在全縣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班上,正式聘任湖南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工學博士涂川俊教授為漢陰縣碳基新材料首席專家,現場頒發了聘書,為引進高層次人才在科研平臺建設、課題項目研究、科研成果轉化、科研團隊人才培養等領域將發揮重要作用。
據介紹,碳基材料是指以碳為主體的材料,包括主要由碳元素構成的石墨、金剛石、石墨烯、碳納米管、富勒烯(C60)、碳同位素 C14,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碳基材料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冶金機械、電子信息、新能源等領域,是現代工業必不可缺的一種新型材料。安康順祥炭素公司作為漢陰縣新材料產業鏈—碳基材料產業鏈鏈主企業,生產的特種密閉糊是供冶煉電爐設備使用的導電材料,成為國家電投、五礦集團等知名央企電爐供應商之一,并出口印尼、巴基斯坦等“一帶一路”國家,漢陰縣碳基新材料有限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2.48億元,上繳稅費1004萬元,為縣域經濟跨越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
近年來,漢陰縣委始終堅持黨管人才,持續深化人才機制改革,不拘一格引才聚智、優化人才成長環境、提高人才服務效能、釋放人才發展動能,聚焦“雙招雙引”和聚才引智“三單對接”工作,堅持以“以產聚才、以才興產、才產互融”的發展路徑,認踐行安商親商富商“九條承諾”,建立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工作制度,為企業、專家人才提供“媽媽”式貼心服務。僅2022年剛性招聘高層次人才10人、緊缺型人才33人。創新推行“聯盟體”引才用才機制,依托縣域重點產業鏈,組建產業“引才聯盟”5個,以“聯盟體”抱團柔性引進并共享專家人才6人。落實聚才引智“三單對接”,建立項目、產業、企業人才需求清單102個,深化校地人才合作,建成科研院校漢陰研究實訓基地6所、市級專家服務基地2個、縣級專家工作站6個,柔性引進博士及副高以上職稱高層次人才31名,為推動建設錦繡漢陰高質量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拓展閱讀:
涂川俊教授,湖南大學研究員/博導、博士后合作導師,工學博士,湖南大學首任學生創新創業中心主任,一直從事高性能炭石墨材料、先進電炭材料及其粘結劑的研發和微結構調控工作。學術兼任機械工業電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碳-石墨材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碳分會副理事長、中國航發集團密封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專委會委員、湖南省高性能炭石墨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受聘國內多家企業專家,研發成果豐碩,獲2020黑龍江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019年和2022年兩次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先后主持了多項國家級科研課題和30余項企業橫向課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2項,制修訂炭石墨相關國家標準2項,多項特碳和電炭科研成果已實現技術轉讓和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