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牛偉成 賀磊)獎牌、榮譽、掌聲、笑聲……舞臺上表演著群眾自編自演的脫貧攻堅文藝節目,LED大屏幕上播放著“脫貧之星”們的視頻短片,一個個勵志的脫貧故事,引起了現場觀眾們的強烈共鳴,雷鳴般的掌聲傳達著對“脫貧之星”們的敬意和贊賞。
講述精準扶貧好故事,傳遞脫貧致富金鑰匙,凝聚決勝小康正能量。12月22日,漢陰縣鐵佛寺鎮以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為目標,舉辦了首屆“脫貧之星”表彰大會,對25名能較好利用扶貧政策主動發展產業、依靠產業增收脫貧致富、家庭和個人衛生習慣良好、群眾口碑好、認可度高的“脫貧之星”進行了隆重表彰。
張厚剛是鐵佛寺鎮雙喜村五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其父患有腦梗塞,母親先天性語言障礙。年滿24歲的他因為要照顧家里無法外出務工,2014年他東拼西湊了幾千塊錢,買了十幾只山羊開始養羊。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獲得了3萬元產業扶貧貸款,在畜牧防疫人員的技術指導下,兩年下來,發展到超過百只。當雙喜村被確定為2016年度整村脫貧村后,張厚剛又申請了5.5萬元搬遷補助,在鐵佛集鎮搬遷移民小區訂購了一套100余平米的房屋。
雙喜村支部書記曹承友介紹:“張厚剛不拍艱難、自主創業脫貧的事跡已被樹立為全村學習的典型,把他并推薦到鎮黨委接受表彰大家都認可。”“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黨的政策這么好,自己還不努力脫貧,始終戴著貧困戶的帽子,我還嫌丟人呢。”光榮當選首屆“脫貧之星”的張厚剛說,只有加倍勤奮努力,利用國家扶貧政策,找準方向,準確定位,才是自己的脫貧致富出路。
勤勤懇懇靠勞動脫貧致富的王長翠,努力工作并動員兒子學習餐飲技術的周居根,主動學習建筑工程方面知識和技能的曹偉,注重自家環境衛生的龔高貴,勤干苦做供兒女好好讀書的馮必琴……這些被評選表彰的“產業脫貧之星”、“技能致富之星”、“打工創業之星”、“自強勵志之星”、“清潔環保之星”和“教子育人之星”,面對暫時的困難,沒有“等靠要”,而是敢闖敢拼敢創,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脫貧致富路。
“在貧困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開展首屆“脫貧之星”評選表彰活動,旨在引導貧困戶和困難家庭樹立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信心,充分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加快脫貧致富步伐,早日實現脫貧摘帽。”鐵佛寺鎮黨委書記吳大美說,貧困戶的志氣一旦樹立起來了,觀念一旦更新了,致富的辦法和干勁自然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