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鄧永新)2016年上半年,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學校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漢陰在全縣范圍內推廣德育作業。
據了解,德育作業是指教育者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以留作業的形式出現,它是一種德育實踐活動,而非機械的理論灌輸,例如該縣 的德育作業內容包括要求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向家長介紹自己學到的知識等,教師和家長用行為習慣的引導代替無效的說教,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德育教育發揮應有的作用。
為使德育作業的推廣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該縣教師查閱了《兒童心理學》、《小學生德育綱要》、《小學生守則》、《小學品德與生活課標》、《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標》、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等資料,梳理了詳實的理論依據。
根據理論依據,該縣把德育作業分年級段設置預期目標,一、二年級重點通過家庭美德教育,使學生在家能成為好孩子,三、四年級重點通過個人品德教育,使學生在校能當個好學生,五、六年級重點通過社會公德教育,使學生在社會上能做個好公民。
為使德育作業具有可操作性,該縣制定了德育作業實施步驟,一是制作《學生德育現狀調查問卷》,了解學生基本情況,二是召開全校家長會、加強家校聯系,取得家長的支持,三是召開班主任培訓會,設計開發“德育作業”,從而規范了德育作業。
在德育作業實施后,教師通過班級微信群、QQ群、電話聯系、實地家訪等方式收集反饋信息,檢驗德育作業實施的效果,并收集家長對德育作業的意見,使德育作業持續開展下去。
德育作業實施中,該縣還制定了德育作業評價方案,不僅保留了“星級少年”和“美德少年”傳統評價機制,還創造性的采用了“德育星星銀行”,每個學生存入“愛國、孝敬、友善、文明、誠信、勤儉、衛生、學習、運動、團結、法紀、藝術”共12顆星星,按照銀行儲蓄規定,如果學生平時表現不好將被去掉相應的星星,但被去掉的星星可以通過完成這方面的德育作業來再次點亮它,學期末根據星星多少評定“金星、銀星、銅星少年”。
自推廣德育作業以來,校園中同學之間也更加融洽友善,老師更是感受到了班級的紀律越來越好,管理越來越輕松,整個學校的風氣也逐漸變得溫暖有序起來。對于家長而言,原來的小懶蟲也變得懂事了、勤快了,更加心疼體諒父母了。因此,學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成為了老師和家長嚴重的文明好少年,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