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很多人眼里,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或者建設用地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等證照,不但手續繁瑣,而且往往要來回跑很多次。現在,這一現象在陜西省已經逐漸改觀,辦理證照手續不僅簡化方便了,而且三五天就可辦結。
茍永平是陜西蘇寧易達物流公司副總經理,去年10月,他向涇陽縣行政審批服務局遞交了辦理二期項目建設施工用地手續,沒想到第三天,企業就領到了施工許可證。
陜西蘇寧易達物流公司總經理茍永平:“以前一期項目的時候,基本上一個證下來在一個月左右。以前我們最少要蓋兩個章,現在我們就一個章全部解決了。”
涇陽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高曉鵬:“把過去要辦理事項的串聯審批在這里就達到了一口受理,后臺運轉,并聯審批,這樣就大大壓縮了辦理的時限。”
那么,涇陽縣為什么會把過去分散在不同部門的行政許可權統一由一個部門來行使呢?這就不能不提到這幾年陜西省開展的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陜西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邢可利:“在我們省追趕超越這個關鍵階段,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近幾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堅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切入點,持續推進,不斷深化。”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去年7月份,作為陜西省第一家授權試點的縣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單位,涇陽縣率先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工作,把原先由市場、發改、住建等20個職能部門所承擔的市場準入、項目投資、工程建設等154項行政許可權劃轉至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統一行使,實現了行政審批服務局“一枚印章管審批”,所有的證照辦理都是“一窗受理、內部流轉、限時辦件、一廳辦結”。
調查中,記者了解到,在陜西省的試點縣區,紙質營業執照三到五天就可辦理完畢,而用時不到兩個小時,就可以通過微信辦理好電子版營業執照。
涇陽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經濟審批科張敏:“這個電子版的營業執照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為落戶企業服好務是陜西省一些部門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營商環境的主要工作內容。西安華為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從業人員有1萬多人,80%屬于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人群。由于以前地稅相關業務為紙質申報,這就給企業員工及財務、人力資源等部門增加了繁重的工作負擔。每次申報完稅,前后算下來得多半個月。為了提高納稅服務質量,西安市地稅系統抽調相關人員30多名,從網絡、硬件系統設計、需求設計、項目預算等內容著手,經過300余次技術聯動,15000余次模擬測試,于2017年12月完成了個人所得稅辦稅平臺系統的初步搭建。
陜西省地稅局納稅服務處處長祝洪剛:“就是要讓納稅人多跑網路,少跑馬路,最大限度方便納稅人。”
現在,華為公司的員工可以通過手機或者公司內的兩臺24小時自助辦稅終端進行操作,大大簡化了企業和員工的報稅程序,為大家節約了時間和精力。
西安華為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舒濤:“這個機器安裝以后,給員工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如今,不僅是華為員工,也不僅僅是在辦稅大廳的自助終端上,任何一個納稅人,你只要下載支付寶APP,進入城市服務界面政務欄,選擇“陜西地稅”,就可進入自然人辦稅平臺完成個人所得稅的查詢、辦理及申報。同時,為了減輕企業負擔,去年以來,陜西省國地稅部門在全省積極建設國地稅聯合辦稅大廳,優化納稅服務。
陜西省地稅局納稅服務處處長祝洪剛:“目前我們全省已經建成了205家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實現了一廳式辦公、國地稅聯合辦稅,納稅人進一家門辦兩家事,讓納稅人最多跑一次。”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中,渭南高新區積極簡化企業落戶手續,而且還想方設法為企業解決資金問題,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陜西智拓固相增材制造技術有限公司是渭南高新區3D打印技術的骨干企業,當初成立落戶時,不但沒有辦公和生產場地,就連研發及購買設備的資金都沒有。
2017年5月,當企業向渭南高新區管委會提出所面臨的困難后,讓企業沒想到的是,高新區管委會批準給他們無償資助200萬元。
渭南高新區管委會招商二局副局長程凱:“符合我們發展前景,產業發展規劃,因為我們是高新技術企業(開發區)管委會自己拿出資金來扶持中小企業和新興產業。”
據了解,2107年,渭南高新區管委會共拿出1800萬元扶持3D打印企業。而對項目發展前景好,資金需求量大的企業,渭南高新區管委會一方面積極向金融部門推薦,另一方面采用市場化的方式,為企業吸引各種投資基金。
渭南高新區管委會招商二局副局長程凱:“我們整個園區一年為企業在資金這一塊扶持力度能達到1.5億左右。”
記者了解到,陜西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優化營商環境各項舉措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7年,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55.19萬戶,同比增長42.79%。其中,企業15.31萬戶,同比增長41.94%。2018年,陜西省將著力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的十大行動,即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簡化施工許可證辦理程序;方便企業獲得水電暖;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降低企業獲得信貸難度和成本;優化企業納稅服務;提升企業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縣域營商環境監測評價;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專項督查行動。
陜西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邢可利:“省委、省政府確定2018年為‘營商環境提升年’。通過扎實推進‘十大行動’,必將進一步破除制約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優良的營商環境不會自己形成,而是需要我們精心營造。營商環境好,已有企業才能留得住、發展得好,外來企業才會想進來創業興業,各行各業由此實現良性互動,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競爭力,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