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位于安康市漢濱區的陜西康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培訓教室里,培訓講師王榮榮正伏案工作。她在新一批家政服務培訓名單上輕輕勾畫,標注學員年齡、學歷、性格特點、學習需求等信息,為即將開班的家政服務培訓課做準備。
今年39歲的王榮榮是安康市漢濱區關廟鎮吳臺村人。全國勞動模范、2025年“最美職工”……她身上有不少閃亮的標簽。“我曾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是技能改變了我的命運。”王榮榮說。
10年前,王榮榮丈夫因病去世,留下高額債務和年幼的孩子。為了還債,她擺過地攤、打過零工,始終找不到穩定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她在村組微信群里看到一則免費家政培訓的通知,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報了名。
“當時我想,學門手藝總比打零工強。”王榮榮說。培訓期間,她白天聽課,晚上用枕頭練習給“嬰兒”喂奶、換尿布。20多天后,她通過考核,成為一名家政嫂。王榮榮入行初期并不順利,許多客戶對新手不信任。于是她主動提出:“先試用3天,不滿意不收錢。”這份真誠和努力,讓她逐漸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王榮榮在客戶家中服務(資料照片)。 受訪者供圖
2020年,王榮榮代表陜西參加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從21個省份的38名選手中脫穎而出,成為家政服務行業的“全國技術能手”。她開始從一線服務轉向培訓工作。
“第一次站上講臺,我緊張得手心冒汗,只敢低頭讀提前準備好的教學課件。但看到臺下30多名姐妹渴望的眼神,我暗下決心,不僅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教會學員技能,還要幫她們樹立職業自信。”王榮榮說。
針對學員的實際需求,王榮榮重新規劃了培訓課程。從新生兒的科學護理到老年人的細致照護,從營養均衡的餐食制作到實用的急救技能,她堅持手把手教學,讓每名學員都能快速上手。
嬰兒嗆奶時該如何緊急處理?老人突然摔倒該采取哪些正確措施?在培訓課堂上,王榮榮獨創的“情景模擬教學法”備受學員青睞。“家政服務絕非簡單的體力勞動,既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又離不開靈活的應變能力。”王榮榮說。
學員劉玉蘭至今還記得,有一次練習為失能老人助浴時,她因緊張而動作僵硬。王榮榮見狀,便主動上前為其疏解心結,指導她反復模擬操作。“王老師說,要把每個服務對象都當成自己的家人來對待。這句充滿溫度的叮囑,我一直記在心里。”劉玉蘭說。
2024年9月,王榮榮主動報名參加陜西省技能援藏項目。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阿里地區,嚴重的高原反應讓她徹夜難眠,但第二天,她仍堅持帶著氧氣瓶上課。考慮到牧民的生活習慣,她創新開設“流動帳篷課堂”,把專業術語翻譯成當地俗語,開設養老護理、家政保潔等培訓課程。培訓結束時,30多名藏族婦女用潔白的哈達表達謝意。后來,當地成立了專業家政服務公司,持續培養專業家政服務人才。
“王老師的課程讓我找到了職業方向。家政服務只要用心,就能干出成績。”學員李云說。原本在縣城打零工的她,經過培訓后成為專業的家政嫂,月收入增加了不少。像李云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5年來,經王榮榮培訓的8000多名學員中,有2000多人實現穩定就業,800多人成為家政服務高級技能人才。
獲得2025年“最美職工”稱號后,慕名來找王榮榮培訓的人越來越多。“榮譽是鼓勵,更是責任。如今,家政服務業正向專業化、細分化方向發展。我們要幫學員走得更遠。”王榮榮說。現在,她會針對每位學員的年齡、性格、學歷等個人背景,制定個性化的發展規劃:年輕有活力的推薦進修高級母嬰護理專業,往高級育嬰師方向發展;做事細致認真的重點培養居家養老服務技能;有管理潛質的往督導、培訓崗位發展。
10年來,王榮榮始終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今年暑期,王榮榮作出一個決定:以普通家政服務人員的身份去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家庭“打工”。“我想親身體驗一線城市的最新服務標準和服務流程,找尋更多一線城市家庭對家政服務的需求方向,以此更新培訓方案,培養出更多時代需要的新型家政人才。”王榮榮目光堅定地說。她正用自己的方式,續寫新時代勞動者的精彩故事。
(陜西日報記者 齊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