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單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4%,遠高于全國平均增速,高于全省8.1個百分點,在全省各地市也是最快的,比第二名高出2.2個百分點。應該說,在今年尤為復雜嚴峻的形勢下,取得這個成績相當不容易。
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也要看到“11.4%”的另一面:規模工業恢復較快增長,但同比仍有回落,較一季度提升3.4個百分點,但較上年同期回落4.2個百分點。
近日,記者在市工信部門專題采訪,分析今年工業經濟“上半場”的主要數據,探尋“下半場”的活力動能。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以上的預期目標。上半年,我市努力克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千方百計抓生產、促營銷、穩增長,全市工業經濟運行實現了艱難曲折回升到平穩較快增長。
從走勢來看,今年一季度我市規上工業增加值8.0%,較同期回落較大,二季度實現了高位增長,上半年最終實現穩步增速。從特色產業看,環比增速回升,部分同比放緩,也是壓力重重。全市六大支柱行業產值增長14.9%,生物醫藥增長20.3%,紡織絲綢增長11.5%,裝備制造增長22.4%,富硒食品增長17.6%,新型材料增長10.8%,清潔能源增長3.0%。但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5.7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受汽車市場影響,紡織絲綢受國際貿易影響,產值分別較上年同期放緩19.3、14.4個百分點。
將這些數據列入表格,畫成曲線,就明顯看出當前安康工業增長是艱難曲折的,下行壓力很大。抓工業經濟,關鍵是實現高質量的穩增長。做到這一點,雖然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但安康有優勢。
在諸多綠色工業產業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以量大質優的水資源為依托,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包裝飲用水企業完成總產值同比增長24.9%,比規上工業增速高出8.9個百分點。下半年,我市“任務不減”,將規上包裝飲用水產值增速達到25%以上作為目標,拓市場、延鏈條、做大總量。
當前,一系列政策真刀真槍落實落地,減輕企業負擔,有利于企業擴大投資、增加生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用在增強,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環境改善。各部門進一步強化服務,積極為企業發展創造機會,為下半年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產品展銷+項目推介”模式在我市已成常態,上半年北京、廊坊、雄安、青島、昆山招商推介會,引進內資94.6億元、外資315萬美元。“走出去”“引進來”,僅上半年就有上百家企業來安回訪考察。上半年全市新增規模工業企業共47戶,陜西康匯通訊、斯普瑞克工藝品、安康泰豐源工藝品有限公司等“新活力”,為全市工業穩增長增添了“新動力”。
民營經濟正在成長為全市活力最強、潛力最大、創造力最豐富的經濟中堅力量,地位和貢獻可以概括為“66889”:創造了全市60%左右的GDP,6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左右的稅收,80%以上新增就業,90%以上的市場主體,是安康經濟名副其實的“重要組成部分”,撐起了安康經濟的半壁江山。
市委、市政府狠抓政策落實,服務民營經濟,成立高規格的領導小組,出臺《政策措施》,針對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的堵點、痛點、難點,從緩解融資難題、減輕稅費負擔、營造公平環境、實施創新發展等方面提出了18條支持措施。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民營經濟更是其中最活躍的生力軍。我市深耕“產學研”,珠聯璧合架彩虹。7月18日下午,市工信局與安康學院舉行戰略合作暨產學研校企合作對接會,8家企業與學院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3家企業分別與學院3個專家團隊簽訂了共計25萬元的橫向項目合作協議。
市工信局總工程師吳奎告訴記者,“從前期征集46個企業40個技術、91個研發、39個建站需求的熱情來看,這樣的活動企業是非常歡迎的。下半年,我們還計劃與西工大舉行對接活動,繼續跟進服務企業。”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民營企業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融資難融資貴、用工用能和物流成本高等問題依然存在。既然是新常態下的正常反應,是挑戰,也是機遇。
市工信局送政策、送服務,精準對接服務企業。今年,陜西金福海油脂工業有限公司在今年二季度融資需求征集活動中,成功與長安銀行簽訂1000萬元貸款合同。公司負責人張奇告訴記者:“每年5至10月份是原材料收購期,公司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很大,這項活動搞得很及時,企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資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為了讓企業資金“不斷流”,市工信局多次組織銀企對接會,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別是,全市工信系統著力減輕企業負擔,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半年排查出欠款單位66個,已償還金額4.77億元,清償進度居全省各地市首位,受到很多企業的好評。
高質量的穩增長離不開汗水的澆灌,用奮斗來創造,尤其是面對當前的工業下行壓力,要讓預期目標變為現實,必須拿出更有針對性的增長舉措。
市工信局副局長向德剛告訴記者,下半年,將圍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目標,加強工業穩增長協調服務,促投產企業滿負荷生產,加快制造業發展,規上工業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2%。加快推進工業項目建設,力促工業投資增長13%以上,同時加快推進技改項目,工業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9.5%以上。抓好工業集中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理直氣壯地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活動,為企業發展壯大創造良好便利條件。
船到中流浪更急,當前工業面臨的發展態勢也如此,工業怎樣“轉”,如何“優”?在沖刺全年目標的進程中,期待安康工業經濟發揮高質量發展新支撐作用。
編者按:年初,我市確定9%的經濟增長目標,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向全市人民公開承諾。面對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要堅持“目標不變,任務不減”,扭住事關發展全局的大事要事,聚力攻堅,積極作為,努力實現全年發展預期。
從今天開始,本網陸續推出《保9,安康這樣堅持“目標不變任務不減” 》系列報道,以期全市上下把思想和行動迅速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來,真抓實干,穩扎穩打,珍惜“四連優”,沖刺“五連優”。